首页 » 历史 » 诗经.国风
介绍:欢迎在线收听由天一阁山汉 等播讲的历史《诗经.国风》,本片由听书网为您提供在线免费播放,如果您喜欢《诗经.国风》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来本站观看,谢谢支持!祝您收听愉快!小说简介:《诗经》,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)的诗歌,共三百一十一篇,其中六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《南陔》、《白华》、《华黍》、《由庚》、《崇丘》、《由仪》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 《诗经》的作者佚名,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,传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编订。《诗经》在先秦时期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诗经在内容上分为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三个部分。《风》是周代各地的歌谣;《雅》是周人的正声雅乐,又分《小雅》和《大雅》;《颂》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,又分为《周颂》、《鲁颂》和《商颂》。 孔子曾概括《诗经》宗旨为“无邪”,并教育弟子读《诗经》以作为立言、立行的标准。先秦诸子中,引用《诗经》者颇多,如孟子、荀子、墨子、庄子、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,多引述《诗经》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。至汉武帝时,《诗经》被儒家奉为经典,成为《六经》及《五经》之一。 《诗经》内容丰富,反映了劳动与爱情、战争与徭役、压迫与反抗、风俗与婚姻、祭祖与宴会,甚至天象、地貌、动物、植物等方方面面,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。名称由来 《诗经》约成书于春秋中期,起初叫做《诗》,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,如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无邪’”。“诵《诗》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于四方,不能专对。虽多,亦奚以为?”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,如:“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。”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三百一十一首,为了叙述方便,就称作“诗三百”。之所以改称《诗经》,是由于汉武帝以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为五经的缘故。产生年代 《诗经》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,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,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。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,南到长江北岸,分布在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 经文史专家考定,《诗经》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(前1066年)以后产生的。 《周颂》时代最早,在西周初年产生,是贵族文人作品,以宗庙乐歌、颂神乐歌为主,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。 《大雅》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,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。关于《大雅》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,各家说法不同:郑玄认为《文王之什》是文王、武王时代的诗,《生民之什》从《生民》至《卷阿》八篇为周公、成王之世诗。朱熹认为:“正《大雅》……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。”但均认为“正大雅”是西周初年之诗。《小雅》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。《鲁颂》和《商颂》都产生在周室东迁(前770年)以后。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,每年春天,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,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,整理后交给太师(负责音乐之官)谱曲,演唱给周天子听,作为施政的参考。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,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,如十五国风。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。《尚书》记载,《豳风丶鸱鸮》为周公旦所作。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(清华简)中的《耆夜》篇中,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,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《蟋蟀》,内容与现存《诗经·唐风》中的《蟋蟀》一篇有密切关系。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,“大雅”中的《生民》、《公刘》、《绵绵瓜瓞》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,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。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,家族宗法制度、土地、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。 西周取代殷商,除了商纣暴虐无道,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。西周建立以后,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,缓和阶级斗争,变奴隶制为农奴制,正如王国维在《殷商制度论》中所言:“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,莫剧于殷周之际……殷周间的三大变革,自其表而言之,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,与都邑之转移。自其里言之,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,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……” 西周较之殷商,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,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,作为文学代表的《诗经》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,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。 《诗经》告诉我们,三千年前的中国女人是以胖为美的。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三千首之多,后来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(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)。孔子编纂诗经之后,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,是“孔门十哲”、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,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,所以由其传诗。 汉初,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,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,合称三家诗。齐诗亡于魏,鲁诗亡于西晋,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,而今只剩外传十卷。现今流传的诗经,是毛公所传的毛诗。内容简介 《诗经》就整体而言,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,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,祭祀神鬼的乐章;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,劳逸不均的怨愤;更有反映劳动、打猎、以及大量恋爱、婚姻、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。 《诗经》现存三百零五篇(此外有目无诗的六篇,共三百一十一篇),分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三部分。 《风》出自各地的民歌,是《诗经》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、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,也有怀故土、思征人及反压迫、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,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,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,表现了民歌的特色。 《雅》分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,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,祈丰年、颂祖德。《大雅》的作者是贵族文人,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,除了宴会乐歌、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,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。《小雅》中也有部分民歌。 《颂》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。《雅》、《颂》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、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。 以上三部分,《颂》有四十篇,《雅》有一百零五篇(《小雅》中有六篇有目无诗,不计算在内),《风》的数量最多,共一百六十篇,合起来是三百零五篇。古人取其整数,常说“诗三百”。风篇 《风》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,包括今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地,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。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“十五国风”,有一百六十篇,是《诗经》中的核心内容。“风”的意思是土风、风谣。 十五国风分别是:周南十一篇、召南十四篇、邶(bèi)风十九篇、鄘(yōng)风十篇、卫风十篇、王风十篇、郑风二十一篇、齐风十一篇、魏风七篇、唐风十二篇、秦风十篇、陈风十篇、桧风四篇(桧即“郐”kuài)、曹风四篇、豳(bīn)风七篇。周南中的《关雎》、《桃夭》,魏风中的《伐檀》、《硕鼠》,秦风中的《蒹葭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。雅篇 《雅》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,共一百零五篇。听最新有声小说上听书网-https://www.ting258.com
免费在线听书网|每日更新
- 播放列表
- 内容介绍
- 相关小说
- HTML5-MP3
无需安装任何插件,即可快速播放
倒序↓顺序↑
- 国风 豳风 《狼跋》
- 国风 豳风 《九罭》
- 国风 豳风 《伐柯》
- 国风 豳风 《破斧》
- 国风 豳风 《东山》
- 国风 豳风 《鸱鸮》
- 国风 豳风 《七月》
- 国风 曹风 《下泉》
- 国风 曹风 《鳲鸠》
- 国风 曹风 《候人》
- 国风 曹风 《蜉蝣》
- 国风 桧风 《匪风》
- 国风 桧风 《隰有苌楚》
- 国风 桧风 《素冠》
- 国风 桧风 《羔裘》
- 国风 陈风 《泽陂》
- 国风 陈风 《株林》
- 国风 陈风 《月出》
- 国风 陈风 《防有鹊巢》
- 国风 陈风 《墓门》
- 国风 陈风 《东门之杨》
- 国风 陈风 《东门之池》
- 国风 陈风 《衡门》
- 国风 陈风 《东门之枌》
- 国风 陈风 《宛丘》
- 国风 秦风 《权舆》
- 国风 秦风 《渭阳》
- 国风 秦风 《无衣》
- 国风 秦风 《晨风》
- 国风 秦风 《黄鸟》
- 国风 秦风 《终南》
- 国风 秦风 《蒹葭》
- 国风 秦风 《小戎》
- 国风 秦风 《驷驖》
- 国风 秦风 《车鄰》
- 国风 唐风 《采苓》
- 国风 唐风 《葛生》
- 国风 唐风 《有杕之杜》
- 国风 唐风 《无衣》
- 国风 唐风 《鸨羽》
- 国风 唐风 《羔裘》
- 国风 唐风 《杕杜》
- 国风 唐风 《绸缪》
- 国风 唐风 《椒聊》
- 国风 唐风 《扬之水》
- 国风 唐风 《山有枢》
- 国风 唐风 《蟋蟀》
- 国风 魏风 《硕鼠》
- 国风 魏风 《伐檀》
- 国风 魏风 《十亩之间》
- 国风 魏风 《陟岵》
- 国风 魏风 《园有桃》
- 国风 魏风 《汾沮洳》
- 国风 魏风 《葛屦》
- 国风 齐风 《猗嗟》
- 国风 齐风 《载驱》
- 国风 齐风 《敝笱》
- 国风 齐风 《盧令》
- 国风 齐风 《甫田》
- 国风 齐风 《南山》
- 国风 齐风 《东方未明》
- 国风 齐风 《东方之日》
- 国风 齐风 《著》
- 国风 齐风 《還》
- 国风 齐风 《鸡鸣》
- 国风 郑风 《溱洧》
- 国风 郑风 《野有蔓草》
- 国风 郑风 《出其东门》
- 国风 郑风 《扬之水》
- 国风 郑风 《子衿》
- 国风 郑风 《风雨》
- 国风 郑风 《东门之墠》
- 国风 郑风 《丰》
- 国风 郑风 《褰裳》
- 国风 郑风 《狡童》
- 国风 郑风 《蘀兮》
- 国风 郑风 《山有扶苏》
- 国风 郑风 《有女同车》
- 国风 郑風 《女曰鸡鸣》
- 国风 郑风 《 遵大路》
- 国风 郑风 《羔裘》
- 国风 郑风 《清人》
- 国风 郑风 《大叔于田》
- 国风 郑风 《叔于田》
- 国风 郑风 《将仲子》
- 国风 郑风 《缁衣》
- 国风 王风 《丘中有麻》
- 国风 王风 《大车》
- 国风 王风 《采葛》
- 国风 王风 《葛藟》
- 国风 王风 《兔爰》
- 国风 王风 《扬之水》
- 国风 王风 《君子阳阳》
- 国风 王风 《君子于役》
- 国风 王风 《黍離》
- 国风 卫风 《木瓜》
- 国风 卫风 《有狐》
- 国风 卫风 《伯兮》
- 国风 卫风 《河广》
- 国风 卫风 《芄兰》
- 国风 卫风 《竹竿》
- 国风 卫风 《氓》
- 国风 卫风 《硕人》
- 国风 卫风 《考槃》
- 国风 卫风 《淇奧》
- 国风 鄘风 《载驰》
- 国风 鄘风 《干旄》
- 国风 鄘风 《相鼠》
- 国风 鄘风 《螮蝀》
- 国风 鄘风 《定之方中》
- 国风 鄘风 《鹑之奔奔》
- 国风 鄘风 《桑中》
- 国风 鄘风 《君子偕老》
- 国风 鄘风 《牆有茨》
- 国风 鄘风 《柏舟》
- 国风 邶风 《二子乘舟》
- 国风 邶风 《新台》
- 国风 邶风 《静女》
- 国风 邶风 《北风》
- 国风 邶风 《北门》
- 国风 邶风 《泉水》
- 国风 邶风 《简兮》
- 国风 邶风 《旄丘》
- 国风 邶风 《式微》
- 国风 邶风 《谷风》
- 国风 邶风 《匏有苦叶》
- 国风 邶风 《雄雉》
- 国风 邶风 《凯风》
- 国风 邶风 《击鼓》
- 国风 邶风 《终风》
- 国风 邶风 《日月》
- 国风 邶风 《燕燕》
- 国风 邶风 《绿衣》
- 国风 邶风 《柏舟》
- 国风 召南 《騶虞》
- 国风 召南 《何彼襛矣》
- 国风 召南 《野有死麕》
- 国风 召南 《江有汜》
- 国风 召南 《小星》
- 国风 召南 《摽有梅》
- 国风 召南 《殷其雷》
- 国风 召南 《羔羊》
- 国风 召南 《行露》
- 国风 召南 《甘棠》
- 国风 召南 《采蘋》
- 国风 召南 《草虫》
- 国风 召南 《采蘩》
- 国风 召南 《鵲巢》
- 国风 周南 《麟之趾》
- 国风 周南 《汝坟》
- 国风 周南 《汉广》
- 国风 周南 《芣苢》
- 国风 周南 《兔 罝》
- 国风 周南 《桃夭》
- 国风 周南 《螽斯》
- 国风 周南 《 樛 木》
- 国风 周南 《卷耳》
- 国风 周南 《葛覃》
- 国风 周南 《关雎》
- 国风 王风 《中谷有蓷》
www